在 2012年3月7日 下午1:02,Simon <big...@gmail.com> 写道:
> openresty要吸引更多的人,需要有一个有影响力的应用,例如,码农们看到豆瓣,就会想到是python写的。。。
>
> 不过目前要完全基于openresty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应用,还比较困难,lua的库资源还是少了,众多开放平台的api也鲜见lua lib。
>
> 另外,也需要在openresty基础上推出框架/模板之类的简化开发工具,降低入手难度,毕竟要让一般开发者去搞清楚nginx那么多模块怎么配合工
> 作还是比较困难的。
>
- 俺感觉这方面,目前不是 openresty 的目标吧
- taobao/qunar ,, 已经在后台大量使用了 openresty 品牌效应足够了
- 俺的体验 openresty 不是为小应用小网站准备的
- 而是高并发/大集群 的私有云服务准备的
- 在nginx 的坚实平台上,直接将以往前后分层的系统,提升为一級
- 但是,整个系統可以通过 http 协议良好的进行分布式切分
正如: OpenResty: Your Relational Cloud
http://agentzh.org/misc/slides/openresty-yes/index.html#87
所展示的,以往各种框架/平台/系统 必须艰难的相互维护各种中间件
- 现在全由 openresty 进行高效管理了!
- 而且 Lua 为形式以及执行体,其效率目前看是开源系统中最高效的!
可以説 RESTful 的接口服务的快速/高能/可维护 的开发,才是 openresty 的最强领域
完整的 blog/bbs/sns社区,,, 这些容易出名/关注 的小应用,不是 openresrty 的范儿
> On 3月7日, 上午11时14分, agentzh <agen...@gmail.com> wrote:
>> On Wed, Mar 7, 2012 at 11:06 AM, lhmwzy <lhm...@gmail.com> wrote:
>> > 我现在只是写了几个小例子
>> >http://blog.163.com/lhmwzy@126/
>>
>> 我一直在试图维护一个相关 blog 文章的列表,里面也收录了你的一篇,呵呵:
>>
>> http://openresty.org/#Resources
>>
>> Thanks!
>> -agentzh
--
人生苦短, Pythonic! 冗余不做,日子甭过!备份不做,十恶不赦!
俺: http://about.me/zoom.quiet
文字协议: http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sa/2.5/cn/
--
邮件自: 列表“openresty”,专用于技术讨论!
发言: 请发邮件到 openresty@googlegroups.com
退订: 请发邮件至 openresty+unsubscribe@googlegroups.com
详情: http://groups.google.com/group/openresty
官网: http://openresty.org/
仓库: https://github.com/agentzh/ngx_openresty
建议: 提问的智慧 http://wiki.woodpecker.org.cn/moin/AskForHelp